瞎几把拍的《沉静如海》

引用豆瓣的为数不多的清醒的评价

从《海的沉默》到《沉静如海》

1942年,纳粹统治下的法国,插画家吉恩·马塞尔·布鲁勒(Jean Marcel Bruller)以维尔高尔(Vercors)的名义秘密出版小说《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1949年,由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导演的同名电影在法国上映,这部片子基本忠实于维尔高尔的原著,保留了一个老人独白的讲述方式,片中的台词也几乎照搬自原著。

2004年,这部小说的又一部改编电影上映了,片名依然叫Le Silence de la Mer,但内容大为不同。在二战过去将近60年,欧洲一体化的时代,这个电影在保留原著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将德国军官与法国少女的沉默的爱情呈现在观众面前,大赚热泪。

从《海的沉默》到《沉静如海》,同一个片名,不同的译法给人以不同的印象,的确后者也更适合一个爱情故事。后者的改编不能算是离经叛道的,一个爱情故事显然更合21世纪初观众的口味,而原著文本的深度赋予了这种改编的可能性,这算是对原著的另一种解读。

原著的深度在于,作为战时下创作的小说,它超越了敌/我,抵抗/妥协的二元构造。这点是我认为一部好的战争题材作品需要具备的。

来谈一谈这个小说,我认为它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德国军官)之理想的破灭。德国军官说自己热爱法国文化,讲述着德法结合、创造欧洲大同的理想。然而,他那披着复古乡愁外衣的文化大同理想本质上仍是一种现代民族国家架构下的思想,它在民族国家面前必然走向毁灭。如何超越民族国家?文本留下的这一疑问对今天的我们仍有意义。

爱可以超越民族国家吗?今天的我们太容易用爱来考虑任何问题。可是爱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超越的幻想,也仅仅只是一种幻想而已。

《沉静如海》作为一个爱情故事是成功的。它为了纯化他们的爱情,将德国军官塑造成一个可以“爱”的角色,剔除了原著中他一些陈腐带着性别隐喻的议论,比如美女(法国)与野兽(德国)的比喻,比如法国应该像母亲一样伸出她的乳房供人(德国)吮吸她的养分。所以法国少女爱上他是合理的,并且同时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气节。但是这样一来影片就仅仅是讨好观众而已——观众需要爱情故事,也需要民族大义。对于民族国家这一现代的诅咒,它就只能是肯定现状,并不能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考。它最多让观众觉得:战争不能再发生,和平是可贵的。是的,欧洲一体化确实是可贵的,但它不也不可避免地回归民族国家框架了吗?当现代性已经扎根,我们何去何从?

(关于打分:就影片本身来说,我觉得可以比3星多一点的,甚至为了巴赫打4星也可以的,但确实觉得总体评分过高了,所以还是3星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