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被三层膜完全包裹,分别称为脑膜和脊膜,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本章仅对脑膜加以论述,脊膜部分见其他章节(p.778)。最外层的脑膜是硬脑膜,蛛网膜位于硬脑膜的内侧,最内层是软膜。硬脑膜呈不透明、坚韧、纤维性的膜结构,它将颅腔不完全的分为几个腔室,并在自身内部形成硬脑膜静脉窦。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隔以狭小的硬膜下间隙。由于蛛网膜和软膜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通常将蛛网膜和软膜合称为软脑膜。蛛网膜比硬脑膜薄很多,并且大部分呈半透明状。 蛛网膜疏松地包绕在脑的周围,横越脑的沟和回。蛛网膜的下方是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充满由脑室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软膜是一种透明的具有显微厚度的膜, 该膜沿大脑轮廓紧贴在脑表面上。因此,在有些部位蛛网膜下隙的体积变化很大,我们将其称为蛛网膜下池。脑脊液在蛛网膜下隙循环流动,并通过硬脑膜静脉窦中的蛛网膜绒毛和蛛网膜粒回收到静脉系统。脑膜和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互相延续。
硬脑膜(dura mater)是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膜,由成层排列的胶原纤维束交错编织构成。纤维束在相邻 层面的走行方向不同,呈晶格样外观。这在小脑幕和大脑镰前部的孔裂处极为明显。硬膜的骨内膜层和脑膜层之间没有组织学差异。硬膜大部分是非细胞成分,其内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广泛分 布于硬膜,而成骨细胞仅存在于骨内膜层。大脑镰某些部位可发生钙化。
硬脑膜与硬脊膜的主要区别在于与周围颅骨的关系。硬脑膜衬于颅腔内,它由两层构成:内膜层(或者称为脑膜层)和外层(或者称为骨内膜层)。两层紧贴在一起,但在引流脑部血液的静脉窦处,两层分开,并包被静脉窦(venous sinuses)。硬脑膜附于颅骨的内表面,由纤维束将二者连接起来。在骨缝、颅骨基底和枕骨大孔周围,硬脑膜与颅骨结合最为紧密。在儿童,很难将硬脑膜与骨缝分开;但在成人,硬脑膜与骨缝逐渐融合中,变得易于分离。随年龄增长,硬脑膜变厚、缺乏柔韧性并与骨内膜结合得更紧密,尤其颅盖部分更是 如此。硬脑膜的骨内膜层在颅骨骨缝和孔裂处与颅骨骨膜相延续,在眶上裂处与眶腔骨膜相续。脑神经通过颅的孔裂出颅时,由脑膜层形成管鞘包裹。这些脑神经出颅腔后,脑膜层形成的管鞘即与神经外膜融合在一起。 包裹视神经的硬脑膜鞘与眼球的巩膜相延续。在主要的血管如:颈内动脉、椎动脉穿硬膜进入颅腔处,硬膜与血管外膜紧密融合。
硬脑膜的内表面与蛛网膜在脑的表面紧密接触,但二者易于分离,仅在脑静脉进入静脉窦处形成结构上的融合。例如:上矢状窦处或者脑静脉进入硬膜处,如颞叶前极。
硬膜的解剖组织结构及其与主要的静脉窦、骨缝、血管的关系在病理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发生颅 脑外伤时,硬脑膜要从颅骨膜撕脱分离出来,需要较大的外力,该情况通常由动脉出血形成的高张力血肿造成。而颅骨骨折常损伤动脉血管,从而导致硬脑膜从颅骨膜撕脱下来。上述损伤发生的经典部位是脑膜中动脉走行之处。当颞骨受外力作用时,引起颞骨骨折,可以 损伤脑膜中动脉,迅速引起硬膜外血肿。血肿形成的压力取决于动脉血压状况及硬脑膜和骨膜之间的结合力度。作为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硬膜外血肿迅速在颅内蔓延,造成大范围损害,从而引起典型急症表现, 此时需要立即作出诊断和外科治疗。
硬膜分区
硬膜的脑膜层向内返折形成四个隔,将颅腔不完全地分为几个空间,容纳脑的不同部分。
大脑镰
大脑镰( (falx cerebri)呈镰刀状,质地坚韧,位于正中矢状面,占据两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图15.1 5.2)。大脑镰前部窄薄,附着于鸡冠,前部可以有些不规则的孔(图15.2);后部宽厚,在正中线上与小脑幕相接。大脑镰的上缘向上突起附于中线两侧的颅内表面,一直向后到达枕内隆凸。上矢状窦在硬膜内沿着上矢状窦沟走行,并附于该沟的两侧唇缘。大脑镰下缘游离,向上凹陷,并包含下矢状窦。直沿着大脑镰与小脑幕的附着线走行(图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