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转载:走进新时代——紫金矿业25年发展纪实

本文转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可以对郑义那篇文章做一个回复:

2018年4月转载:紫金之崛起——中国的缩影(郑义)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面,从过去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矿业公司发展成为中国目前金属矿业领先的一家矿业公司,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认为普遍的科学原理与客观实际的良好结合就是创新,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创新,创新就是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紫金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景河说。

  ——代题记

  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画卷上,活跃着这么一个身影:

  她用25年时间,实现了从县属矿产公司到跨国集团的飞跃,居2018年《福布斯》2000强排行榜第947位、全球有色金属企业第14位、中国有色企业第3位,是名副其实的有色航母、黄金龙头。

  她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市值均接近或超过千亿元,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

  她金、铜、锌主业突出,是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金属矿产品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她在“老、少、边、贫”的北部边疆、西部边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16个省区和海外9个国家落地生根,是老区发展的加速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发动机,“一带一路”共建的先行者。

  她从红土地走来,从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中走来——紫金矿业,这个冉冉升起在国际舞台的新星,如今正顺应国家发展的洪流阔步走进新时代!

  红土骄子

  上杭,神奇的红土地。

  革命战争年代,这块红土地坚韧地哺育着摇篮中的红色政权,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闪耀党史。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中国大地已经过去十几个年头。但这块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红色大地,却一直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脱贫、甩帽成为这一方水土几代人的夙愿。

  1982~1992年,以陈景河为主要发现者、研究者和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地质队历经十年的探索,在上杭紫金山发现和勘查了超大型金铜矿,并在上杭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抢抓发展机遇,迅速组织开展了金矿堆浸试验,产出首批黄金,为脱贫攻坚点亮了一束希望的篝火。

  为加速推动紫金山金铜矿大开发,1993年,上杭县矿产公司被改组为福建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紫金矿业应运而生。以陈景河、蓝福生为代表的紫金矿业第一批创业集体白手起家、艰辛创业,依靠自主创新对紫金山进行了四次技改,让紫金矿业迅速在红土地崛起。

  在此基础上,2000年8月,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建立起了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但为紫金矿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为紫金矿业成功登陆港、沪两地上市创造了先决条件,进而凭借体制优势和资本市场的助力,抢抓机遇,迅速“走出去”,在全球布局。

  开发紫金山是革命老区人民“摆脱贫困”的福祉工程。因此,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各级领导同志的关注: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紫金矿业、指导紫金山大开发时,称赞“紫金矿业体制活、效益好、环保有创新。”紫金矿业现代企业治理和改革的实践有典型的推广意义。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紫金重任在肩,初心不曾改变。

  25年来,紫金矿业向红土地交上的是这样一份答卷:

  截至2017年,紫金矿业资产总额达到893.15亿元,营业收入945.4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7%、50%、44%。

  保有黄金资源储量1320吨,铜资源储量3147万吨,锌资源储量783万吨;矿产金产量高峰时达到42.55吨,铜产量20.8万吨,锌产量27万吨。金、铜、锌产量、储量均居中国行业前三甲。

  下面是另一份答卷:

  成立以来,紫金矿业累计在上杭县投资超过200亿元,直接为财政贡献接近200亿元,捐赠超过10亿元。1986年,上杭县矿产公司成立开办费1万元,至2017年底,上杭国有股已达到200多亿元,实现裂变式的增值。

  与此同时,依托紫金矿业的龙头效应和产业基础,上杭县提出了“打造千亿级金铜产业集群”的目标,并初具规模。因此,该县跻身福建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扬帆出海

  “紫金矿业应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从创立开始,创业者们就从未间断过这样的思考。

  “紫金矿业作为中国矿业企业,随着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要有志成为国际一流矿业公司的话,走出去是必然选择。”陈景河说。

  25年来,紫金矿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始终把企业命运融入国家号召,坚定不移地朝着“打造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努力奋进。

  以2001年收购贵州水银洞金矿走出上杭和2005年参股加拿大顶峰矿业公司成功迈出国门的第一步为标志性事件,紫金矿业抓住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走出去”等重大战略机遇期,迅速布局全国、走向世界。

  进入新的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紫金矿业加快新时代“国际化”大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到2017年,紫金矿业海外项目利润贡献超过30%,海外矿产金占集团总量超过50%,矿产铜占集团总量14%,矿产锌占集团总量超过1/3;海外资源储量分别约为黄金688吨、铜2039.87万吨、铅锌94.27万吨,分别占该公司总量的52%、65%、10%。

  紫金矿业深耕“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壮大、关联方受益,而且为民族企业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个样本。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塔吉克斯坦访问期间,亲切接见了陈景河等中资企业家代表,对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殷切期望,为紫金矿业坚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5年来,紫金矿业“三步走”战略已经完成了两步,初具跨国矿业公司雏形,成为中国控制资源最多的矿业公司之一,是中国拥有金、铜资源储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在海外拥有金、铜资源储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第一动力

  紫金矿业的快速崛起,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他们共同思考着这样一个话题:什么是紫金矿业的核心驱动力?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面,从过去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矿业公司发展成为中国目前金属矿业领先的一家矿业公司,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认为普遍的科学原理与客观实际的良好结合就是创新,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创新,创新就是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陈景河说。

  在紫金山开发初期,金矿开发经验是一张白纸,创业者们通过学习和借鉴,选择了堆浸工艺技术路线,开创了南方多雨坡地大规模堆浸成功工业生产先例。

  针对矿石含泥渗透性差,单一堆浸粗粒金无法有效回收的问题,紫金人创造了重选-碳浆-堆浸组合工艺,回收率提高14%,经济价值达数十亿元。

  应用经济地质理论,重新确定紫金山金铜矿可利用边界品位,可利用金资源储量从5.45吨扩大到近300吨,矿山开采也从地下小规模转为露天大规模,低品位资源产生了高效益,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金矿”。

  在紫金山的实践,为紫金矿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团队,特别是形成了紫金矿业的创新理念,成为了“走出去”的第一驱动力。

  新疆阿舍勒铜矿建设,在规划建设和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在矿山生产规模扩大33%的条件下,只用85%的预算投资就完成了项目建设,而且工期缩短一年。

  2017年,紫金矿业在贵州紫金自主研发并建成投产的“加压预氧化”难选冶金矿处理技术项目,盘活黄金资源50吨,填补了国内空白。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纵观紫金矿业25年的跨越发展进程,所获得的资源大部分是低品位、难选冶,也正因别人不想做、或是做不成,紫金矿业才得以以较低代价入主开发,实现了少投入、低成本、高效益,为我国低品位、难处理金、铜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大贡献。

  进入国际化大发展时期,创新成为紫金矿业参与全球化开发、赢得竞争优势的一把“利器”。

  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建设,通过系列技术创新和优化,仅以大约一半的设计投资就完成了工程建设,投产后运营状况良好,开创了中国公司海外成功创新的新案例。

  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并购不到两年时间,通过找矿理论创新,地勘增储两度实现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品位、未开发铜矿之一……

  紫金矿业的实践,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

  绿色信仰

  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伤痛:

  2010年7月3日,受极端暴雨天气影响,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含铜酸性溶液发生渗漏,导致下游部分网箱鱼死亡,引发重大环境事故,对紫金声誉造成了严重伤害。

  强忍伤痛,负重前行。紫金人在事故发生地立起了“警示碑”,并将每年的七月确定为公司的“环境安全月,”以志知耻后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历经洗礼的紫金矿业更加坚定了始终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铁律,并把“环境安全”确定为企业发展的名片。

  绿水青山作证,这是一段自觉的跋涉:

  既在青山绿水的环境里搞环保,也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搞环保。仅“十二五”期间,紫金矿业就累计投入环保水保生态资金30亿元,国内权属企业共种植树木448.45万株。

  一批项目获国家矿山公园、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节能减排先进集体、全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等荣誉或称号。

  绿水青山作证,这是一种境界的升华:

  在深入学习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中,紫金矿业不但要求国内企业要以高于国家标准抓环保,建设美丽的绿色生态矿山,更要求紫金的海外企业绝不因一些国家管理宽松而降低标准,要自觉树立和维护中国企业的美誉度。

  绿水青山作证,这是一次深情的倡议:

  2017年11月,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陈景河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在演讲中呼吁全行业“共同塑造新时代的绿色新矿业”。

  倡导“共同塑造新时代的绿色新矿业”,怎么塑造?紫金矿业已经率先行动起来。

  2017年,紫金矿业发布了《全面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设立了“绿色矿山建设专项资金”,“力争到2020年,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其他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形成紫金矿业集团绿色矿山新格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效益就是经济效益。据统计,2001年以来,紫金矿业用于环保设施设备的投入均达到了项目总投资的20%以上。

  新时代绿色矿业之梦,紫金矿业正在以坚持不懈、持续攻坚的韧劲,努力实现矿山开发与环境和谐共存。

  不忘初心

  一个企业靠什么赢得尊重?不仅仅要靠实力,更需要仁厚、博大的情怀。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题中之义,是紫金矿业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党的主张的紫金表达方式,也让紫金矿业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

  梧桐树好凤凰栖。

  一批批高层次人才的加盟、一次次薪酬结构的调整,使紫金矿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企业,形成了拥有海内外员工26000多人的优秀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团队。

  安全是职工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最基本要求。关爱员工,珍惜生命,人文关怀。25年来,紫金矿业把尊重生命作为基本的道德底线和管理红线。2017年6月30日,紫金矿业发布《职工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职业健康危害治理取得根本性好转,实现零职业病例、零职业伤害的总体目标。不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守卫职工的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紫金矿业发布了一批职业健康、人文关怀等制度规范,把员工作为紫金最宝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不让一个紫金的员工看不起病,不让一个紫金的孩子上不起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紫金矿业与福州大学合办紫金矿业学院,培养矿业人才,这种校企联合办学的“紫金模式”被教育部评定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成果。今年创办的紫金中学,是紫金矿业发挥品牌效应回馈老区人民的又一举措。

  “让尽可能多的人因紫金矿业的存在而受益”这是“为人民服务”的紫金实践。

  25年来,紫金矿业以矿业为主导,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扶贫,以及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关乎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举措,实施的“上杭县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及孤儿津贴”项目,出资资助贫困残疾家庭建设新房等,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

  上市以来,紫金矿业累计纳税超过400亿元,累计捐赠公益事业24亿元,三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并荣膺“精准扶贫典范机构”,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未来已来

  经过25年的跨越发展,紫金矿业已经站在了全新的起点。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紫金矿业是否能实现新跨越?

  答案是肯定的。

  从外部环境看,中国改革开放经历40年的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进入新时代必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从内部环境看,紫金矿业坚持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的战略方向,形成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为第一动力,为公司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近年来,紫金矿业持续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写入公司章程,党在企业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从发展阶段看,紫金矿业国际化发展已进入收获阶段,公司资源储量在近年实现“爆发式”增长,除黄金板块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之外,公司铜、锌板块成为新的重要增长极。可以说,紫金矿业前所未有地靠近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前所未有地具备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远大志向的紫金人一定能一如既往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实现新的跨越。

  对于紫金矿业而言,未来并不遥远,她未来已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