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7日,转载:投资银行股的四个阶段,以民生银行为例 – 欧菲博客

2021年2月7日,转载:投资银行股的四个阶段,以民生银行为例

一、小白阶段

呀,银行股这么能赚钱,分红还四五个点;股价又低,再跌能跌到哪儿去?银行又不会倒闭,买!

这个阶段的投资者,靠着简单的生活经验,斩钉截铁的认为银行是优质资产。

甚至认为,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他区分不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分不清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特点。

但买入后,股价长期低迷,甚至持续下跌,渐渐有了怀疑自己的念头。

于是开始学习。

二、成长阶段:

通过学习,知道了:银行存贷款下的剪刀差业务模式;知道了货币乘数造就的高杠杆和强监管的行业特征;知道了什么叫生息资产、什么是有息负债;并初步掌握了评价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比如净利差,净息差;勤奋一些的投资者会进一步,把生息资产和有息负债,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再扒开看一看,以期从结构和明细上进一步解构银行盈利能力;我替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做了一张图。

勤奋的投资者每遇到一个不懂的名词,就会去网上查资料,久而久之就掌握了一定的商业银行学的知识。

这个时候的投资者已经学会了读年报,学会了查看报告里各块业务的结构占比和明细表,并依据已经掌握的评价方法,尝试寻找报表里异常或突出的数据。

最重要的是,投资者一旦深入进去,他就会突然发现,银行的商业模式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放出去的钱会有一部分收不回来,变成坏账,一旦坏账变多,银行不仅赚不到钱,连本钱都得搭上。

循着这个线索,他又学会了评价坏账的指标,比如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总之,他意识到,得学会识别银行贷款的资产质量,得重视导致银行坏账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投资者已经不再一味的看多银行,甚至产生某种悲观情绪,认为银行风险极大。因为,一旦违约潮发生,银行就会资不抵债。

三、困惑阶段:

当他试图掌握银行产生坏账的原因时,他发现原因无非两个,要么是宏观层面上,发生局部或者系统性的危机;要么是银行管理层管理不善。而针对宏观层面的原因,那根本就是在预测,到底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什么时候发生,结论往往反反复复;至于银行管理层的原因,那得是靠近银行高层的消息人士才能掌握的。

既然这两点都无法准确的把握,投资者难免陷入困惑。一会儿这个宏观消息,一会儿那个来自银行高层的重大事件,几个回合下来,自己都蒙了。

这个时候的困惑有两招来解决。

第一招:变得更专业

真正具备学习能力并勇于探索的人,并不满足简单的了解,他们会深挖每一个看不懂的行业名词和评价指标,去深刻理解它们的定义,去解构它们的计算公式,去透视它们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比如在了解不良贷款率的时候,你要知道贷款是分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共计五类,每类的标准和定义不同,后三种才叫不良贷款,五种分类又可以用贷款迁徙率去查看变化。

在了解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的时候,你要进一步知道,一般准备是计提所有贷款的1%;专项准备里: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又可以上下浮动20%。

还要从拨备覆盖率的定义里知道,这是监管层在有意进行以丰补歉的逆周期调节,因此,谁的拨备覆盖率呈现上升趋势,意味着谁的坏账消化的好,反之则意味着它当前存在很重的不良消化压力。

更深入的投资者还会进一步探寻,何谓风险加权,风险如何定义,如何分类;不同银行分别采用了权重法、高级法进行计量,切换带来哪些影响,政策监管调整的最新进度是什么情况;

甚至有人能挖出1104表。

第二招:持续跟踪

找研究人员、行业从业者去交流,去持续的跟踪公司的变化和发布的数据,甚至去上市公司走访、调研。

对很多投资者而言,掌握这两招并不容易,但即便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两招,在不断的学习中,他们也开始具备第四阶段的特征了。

四、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已经不会被一般的消息所干扰,什么经济危机;什么某某大公司破产,银行踩雷;他也不会简单的认为,什么银行是国家背书,什么银行大到不能倒等等。他恰恰会利用这些信息给市场造成的情绪干扰,来盈利。他也不会轻易的变换赛道,而是成了银行股里的老油条。

老油条之所以能像蜘蛛一样稳坐钓鱼台,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其说他们技高一筹,不如说他们更善于等待,更遵守稳健的交易策略,让他们去追高,你等于抢他们的钱,要他们的命。你要问他你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他会用“常识”二字,回答你大多数的疑问。

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较熟练的掌握了评价银行的方法,还会从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的角度进行择时。

构建起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五、以民生银行为例

接下里,就以民生银行为例。看看四个阶段的投资者怎么看民生银行。之所以选民生,是因为我们小组里,大家投票要讲民生银行。

1、小白阶段

银行不都差不多吗,业务同质化,凭啥民生的市盈率就是最低的,这不是白给的便宜吗,要买就买最划算的,肯定有估值修复。大不了每年拿分红,我有的是耐心。

2、成长阶段

这时候的股民,往往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要是有小白向他请教,他会说,你知道民生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在银行板块里,连平均数都没达到吗。

(上图采用的是2020年3季度数据)

你看过民生银行报表吗,来,我教你看看。比如2020年半年度报告。

你看第9页。

看到了吗,虽然构成民生银行利润的两大块: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都是上涨的,但民生银行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都是下降的,而原因并不是业务及管理费一类的成本增加所导致的,而是因为它计提了大量的坏账准备。可问题是,即便在大幅度增加坏账准备的情况下,它的拨备覆盖率依然不升反降。你看第10页的数据。

也就是说,直到2020年3季度,民生银行依然面临巨大的坏账压力,什么时候能消化掉这些坏账,恐怕最起码要等到2021年1季度的数据,才能有个大致的判断。因为根据2020年3季报的数据看,2020年年报的利润基本可以断定是下降的,至于下降的幅度,大概率在10%以上。

民生银行面临较大的坏账压力,这一点是最最核心的点。

银行股的年报还有个特点,它基本上替你分析好了。主要在:第三章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你看一下目录。

在这里,你还可以挖到很多值得注意的点。(按顺序,而不是重要程度)

比如,民生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中间业务占比达到了28.91%,虽然占比比去年下降了一点,但总量是增加的,这个数据还算可以。

另外,民生银行有很多的中小微企业客户,中小微企业的企业账户被归为个人贷款项,目前是不收转账费的,如果这块改天收费了,那相应的中收有可能再增长一下。

这是好的一面。

但也有不太好的一面。刚才讲了:民生银行面临较大的坏账压力,这一点是最最核心的。可以具体看一下民生银行的贷款质量分析,比如民生银行在房地产行业、制造业投入的贷款占比较高。其中制造业的贷款不良率在4.43%。

3、困惑阶段

当然,光看第三章显然是不够的。

接着往下看,你大概还会通过第四章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和第八章重要事项里注意到,民生银行的关联交易在2019年达到了同类贷款的2%,2020年6月底下降到1.69%;虽然报告里讲,这个额度既不高于净资产比例的5%,也都是正常审核,正常还本付息,无任何负面影响。但要知道银行的净利差一般也就2个点左右,民生是1.88%。(由于图片太长,我就不贴图了,2020半年报的第99页)。

民生银行表面上是一个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公众公司,但穿透后知道,安邦保险和泰山会的影响很大。总让人感觉,这个民营银行有一丝治理结构上的隐忧。

面对民生银行坏账压力大;治理结构存隐忧;中间业务收入有提高的可能,这三点因素,更专业的投资者可能会说:

1)民生银行的坏账压力,这确实是个事,也是民生当前最大的问题。一般投资者只要盯着拨备覆盖率就行了,拨备覆盖率啥时候出现反弹了,啥时候说明坏账消化的差不多了,当然,你最好能在数据出现好转的前夜捕捉到它。

2)至于民生银行的治理结构,看似暗含隐忧,但实际上大概率没事。明天系对包商银行的祸害,给国家监管层提了个醒,中央早都在着手化解金融领域的乱象与风险。安邦保险的结局大家是知道的,已经被接管,并更名为大家保险;泰山会也解散了。

3)民生银行确实有较多的小微企业,这方面的客户基数是它的优势,但想据此提高中收,也不要想的太过于简单了,最起码短期内不太容易。

4、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可能会说:

1)民生银行的股价已经反映了2020年年报利润下降的预期;

2)不良贷款的消化,需要持续跟踪,先看一下2021年一季度的数据再说,最好能有贴近民生银行总行的消息。

3)银行股实际是跟随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股,根据多方预测2021年中国的GDP增幅会超过8%,当一季度的真实数据验证了这一预测后,会在媒体的报道中,出现对银行股的追捧;没什么意外的话,股价可能还会有加速。不过,银行股的上涨缺乏后续宏观经济层面的支持,因为2022年经济增速大概率是要再次回落到6个点左右。

再有,不能光看基本面,想提高盈利,还要关注技术面、成交量、市场情绪。38只银行股,市场肯定先炒业绩反转预期大的,随后才会轮到补涨的。

更真实的情况是,这个阶段的投资者从来不喜欢到处说话,他在默默的割韭菜。

写在最后:

我只所以把投资阶段划分为4段,是因为我上篇文章说,我想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于是有人联系我,想组队。但我发现,好多人基础不一,最主要是知识储备不一、学习态度不一。这种情况,导致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候,很容易陷进去,而使得沟通缺乏效率,也发挥不出合力。整个沟通,更像是在进行科普,还是低效的科普。

想协调这种不一致其实也简单,就是大家都把知识储备提高,水平提高。或者,按兴趣和专业度进行重新分组。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投资者能明白,股市里从来都是内行赚外行的钱,从外行成长为内行是需要学习的。学习的能力比掌握某个知识点更重要。

所以,当你有疑问的时候,要首先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找不到了再去问,如果连找不不找,就直接问,甚至讲一些不靠谱的论断,只会降低谈话的效率。

所以,我写下了这篇侧重于提醒,侧重于讲学习方法的文章。

每一个愿意在基本面上探索的人,都是勇敢的发现者。

我希望我小组的人,能成为话越来越少的那个人,但只要一开口,就惊艳四方。

我也相信,我可以组队成功,可以协调好、发挥好组队的合力。依然欢迎更多愿意学习的人加入我们。还是那句话,至少,我可以带你入门。

更多银行股的学习请参考我之前写的两篇文章:

学会评价银行股,以交通银行为例

2021年银行股值得期待

非银行股的基本面分析,请参考我专栏里顶置的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