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达芬奇”入华这十年 – 欧菲博客

机器人“达芬奇”入华这十年

站长评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301这样不差钱的地方一天手术量也不超过3台,曲高和寡,操作效率无法与人手相比。

在去年,曾经有一段视频火爆网络,视频内容呈现的是在一个小玻璃瓶内,一粒葡萄在接受机器人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快速而精准,最终成功缝合了葡萄的“皮肤”,这台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术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去年一炮而红,不仅仅是医生,更多的患者也开始逐渐接受这种新的手术方式。

2006年,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被引进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彼时,手术机器人还是一个非常稀罕的产物:它令人新奇、惊叹,并且不被信任。

10年后,被引进到中国各大医院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数量达到了59台,成了中国顶级医院的必备器械之一,手术室里被不少专家推崇的“女神”。

对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厂家——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而言,它们坐拥250亿美元的市值,在过去的21年,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一直停留在美国,包括技术、人才团队,中国于它们而言,目前代表的还只是2%的市场。

但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ryGuthart博士却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在他们看来,中国却是最有可能完成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商业化的国家,并将中国看做“女神”的未来。

投入十年初见效

Gary的判断源自于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超高的手术使用率:根据去年的数据,国内每37台手术机器人完成的手术数量可以与日本200台机器人完成的数量相当。

“达芬奇机器人这个业务是我们经过十年的时间去培育的,其实前面七八年的时间都是在投入。你需要做的是一个奉献的事情,包括教育医生、培训医生,让这个理念在中国不断地传播,并且建立品牌。”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对记者表示。

十年前,复星医药开启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在华经销之路。根据陈启宇透露的信息,在布局的前八年,复星医药对于这一新概念的医疗器械一直都处于投入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对医生培训的不断投入,让中国大量优秀的外科医生学会使用并接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并用它来做临床、发表科学文章、做各种研究。在目前,医生培训的最近地点还是在中国香港,培训周期为2~3天。

在去年,曾经有一段视频火爆网络,视频内容呈现的是在一个小玻璃瓶内,一粒葡萄在接受机器人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快速而精准,最终成功缝合了葡萄的“皮肤”,这台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术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去年一炮而红,不仅仅是医生,更多的患者也开始逐渐接受这种新的手术方式。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华克勤在今年2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透露,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该院彼时一年可以完成超过250台的手术,其中83%为宫颈癌手术,98%为这座全国知名的妇产科医院最高难度级别的手术。

对于复星医药而言,这样的成效更直接的是体现在了财务表现上。

根据今年8月复星医药公布的2016年中报,截至2016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69.3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7.15%,其中,医疗器械代理业务的营收增幅最高,达到31.41%,而带动这块业务增长的关键正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根据复星医药年中报,因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量在今年上半年快速增长,从而带动耗材销量增加,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提升。今年上半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手术量约为8000台,同比增长了约49%。

“达芬奇”后代或诞生在中国

在过去的21年,紧靠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一个产品,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完成了250亿美元市值的市场认可,在手术机器人市场,它们可以说是绝对的领导者,但对于新的产品,无论是公司、市场还是投资者,都有着迫切的期待。

12月10日,复星医药与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正式宣布启动在华战略合作,这次合作不止于经销、代理层面,而是双方共同注资1亿美元在上海成立合资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基于机器人辅助导管技术的创新产品。

这也是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除达芬奇手术系统产品外的又一创新产品线布局,其中复星医药出资并占股40%,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占股60%,为控股方。

“中国是有可能最先完成达芬奇手术系统商业化的国家之一,你可以看到它的市场需求很大,我们在中国选址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贴近市场,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比如说胸腔科医生、肺部医生,追求用户的需求。这是我们第一关注的优先重点。中国市场的产品应该有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医生的参与,这样产品才能更为适合中国市场。当然不仅仅限于中国市场,我们希望在全球其他地方也可以找到施展拳脚的地方。所以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转让,也是新的合作机会。”Gary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而在陈启宇看来,除了技术需求,成本控制也是另一重要因素。“尽管现在还未有能够撼动它的竞争者进来,但未来随着蛋糕越做越大,大家都在不断成长,其必须着眼于未来,怎样才能拥有长远的成本优势,他们需要从战略上选择中国。”陈启宇透露。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的了解,在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售价在国内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并不算便宜。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自2014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开始在中国得以大规模销售以来(从2012年的2台增长至10台),此后2015年售出13台,2016年至今售出15台,基本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销售量实际并未大规模突破,但随着机器人数量的增长,手术数量却呈现爆发之势,随之带来的是耗材销售的巨大盈利:以机械臂为例,这些“手臂”最多只能使用十次,加之薄膜、机器自身的折损,每次手术的耗材费用几乎在2万元以上,可以说并不便宜。

“我们的创新模式是中国+美国,美国是技术来源:创新的人才和团队来源的地方。而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低成本、快速创新的地方。但是创新技术高度集成很多要美国企业作为源泉,中国可以低成本快速规模化,我们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大量的研发科学家,我们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可以用。这个是我们的一个优势,跨中美两国拿全球市场最大的份额,这是我们在创新上做的事。”陈启宇对此表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