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猪附加值高,一般不轻易淘汰。若猪价较好,则胎龄较高的母猪淘汰延缓;若猪价下跌至极端情况,胎龄适中的母猪也有可能淘汰。
能繁母猪附加值高,一般不轻易淘汰。若猪价较好,则胎龄较高的母猪淘汰延缓;若猪价下跌至极端情况,胎龄适中的母猪也有可能淘汰。能繁母猪作为养殖企业最重要的生物性资产,主要功能是提供中间产品仔猪,仔猪占整个生猪养殖成本的25%-30%,是除饲料之外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相比于商品肉猪,能繁母猪饲养时间长、技术要求高、产品价值大,所以除了胎龄达到正常淘汰年限之外,很少会主动淘汰母猪,除非出现例如2014年的极端猪价,才有可能把性能较好的母猪也送去屠宰。猪价一般时,优先淘汰落后产能(胎龄偏老的母猪)。猪价较好时,落后产能淘汰延迟。
2017年8月在产母猪胎龄结构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能繁母猪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能繁母猪生产性能备受瞩目。从其出生算起,饲养期大概要经历4个月的生长期,5个月的后备期,3年左右的生产期然后淘汰。在生产期间,由于头胎母猪机体发育和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排卵数低于成年母猪,窝产总仔数和仔猪断奶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胎次。随后繁殖性能提升,在第2-6胎维持高位,7胎之后进入衰退期开始淘汰。
能繁母猪饲养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养殖场能繁母猪理想胎龄结构:一年胎龄占38%,两年胎龄占33%,三年胎龄占24%4年以上胎龄占5%。正常能繁母猪从初配开始使用期限约为3年,实际生产中,母猪最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以上5%,按照年限计算大约是一年胎龄38%,两年胎龄33%,三年胎龄24%,4年以上胎龄5%。理想的胎龄结构能够将母猪繁殖效率发挥到最高,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
生猪养殖场能繁母猪理想胎龄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能繁母猪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中间产品仔猪,仔猪占整个生猪养殖成本的25%-30%,是除饲料成本之外占比最大的部分。产仔数多,存活率高的母猪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
按照行业平均水平测算,能繁母猪窝产仔数每提高0.5,企业养殖成本将会提高0.4-0.5个百分点,存活率每提高1%,企业毛利率将会提升0.2个百分点。考虑到能繁母猪倒U型生产性能,其生产期间内仔猪成本最高为第一胎,达到288元/头;第二到六胎成本大幅降低,随后开始上升,到第八胎升至247元/胎。所以从最终盈利角度考虑,能繁母猪一般在6-8胎开始淘汰。
不同胎龄下所产仔猪头均成本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同胎龄下所产肉猪头均毛利与毛利率变化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猪价格低,母猪淘汰量高;生猪价格高,母猪淘汰量也低。2014年生猪养殖行业深度亏损,全年均价仅13.25元/kg,养殖户不堪重负,大量抛售母猪,能繁母猪月平均淘汰量达到124万头,全年淘汰1483万头。2015年,行业开始复苏,全年生猪平均价格15.26元/kg,抛售现象结束,能繁母猪淘汰数量也随之减少,平均每月淘汰76万头,全年合计淘汰908万头。
能繁母猪月淘汰量与生猪价格呈负相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能繁母猪净淘汰量和生猪价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终端需求传递到上游种猪,导致种猪淘汰和补栏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而言能繁母猪年内淘汰的高点位于11月份左右,4月份淘汰处于低位。因为11月份之前刚好是供应春节肉猪断奶的时候,后期需求减少,将会淘汰部分胎龄较大母猪。而4月份所怀仔猪将会在春节前上市,此时肉猪价格一般处于高位,养殖户淘汰积极性低。2014-2016年年内淘汰高点都位于11月份左右,分别淘汰了150万头,78万头和77.6万头,2016-2017年4月能繁母猪淘汰量分别为42万头和55万头,处于年底最低水平。
能繁母猪淘汰数量大多在11月左右处于高点,4月左右处于低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止2017年6月底,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生猪养殖面积的17.3%,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我们预计2016与2017两年因环保政策减少生猪存栏约3600万头和2000万头,分别占2016年生猪出栏量的5.3%和2.9%。
1996-2016年肉猪出栏头数变化